一些小故事的集合,喜欢的话,就订阅“东周往事”合集吧,也可以点
一些小故事的集合,喜欢的话,就订阅“东周往事”合集吧,也可以点击上面公众号链接,看更多的文章。
话说郑庄公袭爵之后,遇到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弟弟公子段的反叛,随着最终将公孙滑的企图完美解决,这整件事便结束了,而郑庄公也终于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时代。
却说郑伯不仅承袭了自己家族的伯爵爵位,成为了郑国的君主,同时还继承了父亲作为周王朝卿士,掌握周王朝军政大权的官职,然而,郑伯自袭爵之后一直在处理郑国内部事务,始终没有去王朝履职,这让天子非常不满。
(相关资料图)
此时的天子仍然是主持东迁的周平王,天子见郑伯一直不来履职,而卿士的官职又很重要,不能一直就这样空缺着,正心中烦忧。正在这个时候,西虢国的国君,爵位公爵,称为虢公忌父,来到王朝参与政务。
这位虢公温文尔雅,举止有礼,进退有据,执掌政务也很有分寸,非常合天子的心意,于是天子有意让虢公取代郑伯的卿士之位。
虢公心里非常明白,郑伯父子两代任王朝卿士,尤其是上代郑伯,他在位期间不仅郑国的综合国力大涨,而且在王朝的朝廷之内也颇有势力。他还听说现任郑伯刚袭爵就十分完美地解决了国内叛乱的大事,必定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物,而且不久肯定就会来王朝履职。自己初来乍到,根本没有实力承担卿士这么重要的责任。
于是虢公坚决推辞:“启禀陛下,郑伯刚刚袭爵不久,必须先整顿国内政局,才能到王朝来履职,陛下应当体谅。而且上代郑伯有大功于王朝,陛下不可忘却。臣初来乍到,身无寸功,怎敢骤然就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?恐怕群臣百姓不服,便是臣自己也必将终日惶惶不安。那郑伯既无过错,却被陛下突然免职,恐怕必将恨臣,也将怨恨陛下。此事不妥,臣不敢奉命!”
天子听到虢公这样一番言语,心里知道自己鲁莽了,可是身为天子,说出的话被人驳回,面子上哪里下得来!虢公深知自己此刻已经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上,无法面对天子和郑伯,不如赶紧离开,走为上计。于是虢公迅速打点行装,借口国内有急事,匆匆地返回虢国去了。
再说到郑伯这边,郑伯虽然一直在处理段反叛的事情,但是对王朝的动向却是一点也没有放松的。这位郑伯是个很有野心,也有能力的人,他深知自家只是伯爵,地位并不高,在各大诸侯国中,国力也不算十分强大。现在之所以被各大诸侯国高看一眼,完全是因为自家承担着王朝卿士之职,如果失去了这个位置,郑国的地位很有可能会一落千丈。
郑伯在王朝内安插有众多耳目,天子的一举一动,王朝的点滴新闻,全都在郑伯的掌握之中。如今国内已经平定,周王朝那边却传来天子想要让虢公取代自己,承担王朝卿士的官职,郑伯绝不可能坐以待毙,当日便安排行装仪仗,大摇大摆地出发,前往王朝去履职。
到了洛邑,参见天子之后,郑伯道:“启禀陛下,微臣父子二人承蒙天子大恩,相继执掌王朝的军政大权。然而,卿士之职责任重大,微臣才疏学浅,恐怕不能胜任,恳请陛下准许微臣辞掉卿士之职,回归藩封,微臣必当恪守臣节,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。”
这是政治场上的老油条们欲擒故纵的老技俩,天子如何能不明白?但天子也不肯轻易就范,打算装糊涂,于是故作讶异道:“爱卿自袭爵之后,太长时间不来履职,寡人心中十分挂念。现在爱卿回归王朝,寡人犹如久旱而得甘霖,不胜欢喜,爱卿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呢?”
郑伯这次来王朝的头等大事,便是要将自己的卿士之位彻底坐实,绝了天子想换人的念头。此刻郑伯见天子装糊涂,想蒙混过关,心里暗骂了一句老狐狸,面上更加恭敬,回答的话语中却直接点了天子的穴:“微臣的国中不幸发生了逆弟谋反的事情,微臣为处理此事,一直未能来朝履职,虽然陛下大度,并不计较,但毕竟是微臣失职。如今微臣国内的事务已经基本处理完毕,不敢耽误,星夜便赶来朝廷履职。然而,自进城之后,微臣多方听闻陛下有意将卿士之职许给虢公,便是街头的百姓都知道此事。微臣的才干实在不及虢公的万分之一,哪里还敢赖在这个职位上?但微臣还想请教陛下,不知臣可曾有何事不妥,得罪了陛下?”
郑伯直接说出了虢公的事情,天子这个糊涂便装不下去了。天子一方面后悔自己之前鲁莽,另一方面也第一次体会到郑伯并不好惹,此时必须得表个态:“爱卿莫要误会。爱卿久不来朝,寡人知道必是爱卿国中有事。然而朝廷的政事也确实需要一个人来主持,寡人的意思只是想让虢公暂时管理几日,以免诸事混乱,等待爱卿来朝之后,便立即还政。那虢公自认为才干有限,不堪重任,寡人已经听凭他自己的意愿,准他回国去了。爱卿何必有此猜疑呢?”
天子说话如此低声下气,真是给足了郑伯面子。然而郑伯并没有满意,面子固然重要,里子才是根本。郑伯的目的是要彻底稳固自己的卿士之位,可天子并没有做出保证,于是郑伯再次以退为进:“朝廷的政事是由陛下做主的,并不是微臣的一家之政。陛下想用什么人,自然也出自陛下圣心独裁。虢公既然才干优长,能得陛下欢心,微臣自当避位让贤。否则,群臣百姓都要说微臣贪恋权势,不懂得进退,微臣可承担不起。请陛下详察!”
天子心中叹了一口气,早知如此,真不应该那么草率地说出委任虢公的话,如今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天子道:“爱卿父子两代都于王朝有大功,所以寡人才将军政大权先后交给卿父子管理,如今历时40余年,卿父子并无失政,孤与卿父子的君臣关系也十分和睦。如今偶因误会,令爱卿疑虑至此,寡人真不知要如何才能表明心意?爱卿如果必须要安心,寡人便让太子狐到郑国去做质子,这样如何?”
郑伯听到天子这样承诺,心里乐开了花,如此一来,王室便与郑国再也分不开关系了,然而做臣子的怎么能逼迫天子呢?于是郑伯故做惶恐,慌忙俯伏于地,连行了两次大礼,道:“陛下信任微臣,微臣必殚精竭虑,鞠躬尽瘁,这是微臣的本职。天下绝没有天子向臣下派遣质子的道理!如果天下人因为此事而认为微臣要挟陛下,微臣万死不敢承担此名!”
天子的内心实在是愤怒到了极点,然而无可奈何,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,面上十分平静地道:“这是说哪里话,哪有什么质子!爱卿治国有方,郑国日益富庶,百事井然。寡人的意思是想命太子到郑国去学习如何管理国家,当然也借此表达你我君臣之间亲如一家,绝无嫌隙。如果爱卿再推辞,那便是真的怨恨寡人了!”
饶是天子将话说到了这个分上,郑伯也绝不敢从自己的嘴里说出同意的话,这时上代郑伯在朝廷中培养的力量便可以发挥作用了,只见群臣发言道:“臣等公议,陛下如果不委派太子到郑国,郑伯势必不能安心。但如果只有陛下委派太子,这也必然显得郑伯全然不懂君臣之义。臣等认为,不如陛下和郑伯互相委派,陛下送太子到郑国,郑伯也送世子到王朝,这样君臣之间再无猜忌,群臣百姓也能心服。”
到此时,天子已经没有脾气了,随口道:“那就按大家的意见办吧。”
于是郑伯先派人到郑国去接来了世子忽,谢过天子代为教导之恩,然后将太子狐送去了郑国。
这一场故事便是“周郑交质”。到了此时,周天子的威信基本上已经扫落于地。但不管怎样,此时的各大诸侯国、各位贵族多少还顾着表面的体面,天子还享有天子的名号。
(各位看官,要说上代郑伯郑武公,一生之中做到了很多事情,郑国在他的手中由弱而强,有了国力基础;子嗣的确立果断坚定,虽然后来仍然发生了兄弟相争的事情,但毕竟是发生在郑庄公正当袭爵之后,谁正谁逆绝无异议,事情相对好处理;担任王朝卿士之职,至少表面是恪尽职守的,虽然王朝的实力毫无增长,反而倒退,但郑武公并无失职,而且培植了很多党羽。
郑武公如此行事,首先完美达到了自己的目标,再者事事都于公理正义尚能说得过去,所以其福德可以荫蔽到子孙。此时的郑庄公其实还没有对王朝做出实质贡献,而天子却绝不敢公然反对他,原因正是在于郑武公的积累。这算是偏向英雄的枭雄,下棋能够看到后面五到十步。
然而当代郑伯郑庄公,为了处理国内的叛乱便不去王朝履职,这倒也罢了。之后首次履职便发生了周郑交质的事情,虽然表面上好像看得过去,实际上骗不过任何人。后面还发生了若干事件。
每一次,郑庄公都完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,可是于公理正义就顾不上那么多了,自然便没有多少福德可以留存下去。历史上评价郑庄公为奸雄,非常恰当。
不管怎么样,这些都是雄才之人,头脑清醒,目的明确,在他们手中,王国非王则霸,百姓也自然日子更好过,心中更有底气。
所谓“王者之国,使民富;霸者之国,使士富;仅存之国,使大夫富;无道之国,使国库富。这叫做上溢而下漏。”古人的智慧,简练而精准。由国而民,财富必然是一层一层自上而下地满足。雄才之人,则是在达到自己目标的基础上,有余力才能层层向上追求。读书之人,千万不可读死书,弄反了道理的方向。)
郑伯这一回确实达到了自己的目的,然而实际上也与周王朝结下了很难调合的矛盾,后面又会发生什么呢?